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个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是由创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五大理念组成。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理念强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理念认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五大发展理念虽然是分开表述,分别注重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但从国家发展角度看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内在联系的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这要求我们必须对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进行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
一、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根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中国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根本立场。
五大发展理念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各个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虽然表述和注重的问题不同,但都有机统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中发展目标层面的发展理念,全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创新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中动力层面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包括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新方向要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成果也要由全体人民共享;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既是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持新发展理念,本质上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需要,这要求更加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针对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增长。就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而言,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要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这具体要求:实施区域协调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以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不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构建大中小企业、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企业发展生态,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
二、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标和规律体系角度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需要认识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规律。质量在社会经济中更广泛地被认为是事物、工作、产品满足要求的优劣程度。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理解为经济发展特性满足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程度,满足新发展理念要求程度越大,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发展能够更高程度体现新发展理念要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需要、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一组经济发展特性。
这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高低要用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来界定和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创新,表现为经济增长具有区域、产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在协调性,表现为绿色增长、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增长的普遍形态,表现为全面开放、内外联动是经济增长的必由路径,表现为经济增长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可以集成体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关于“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充分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以认为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指标体系,除了GDP增速外,还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人均预期寿命、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多个指标。这些高质量发展指标也系统地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指挥棒、红绿灯的要求,可以认为是新发展理念的指标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对高质量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要求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绿色发展规律、开放发展规律、共享发展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具体的经济工作中。高质量发展规律虽然可以由这五方面规律组成,每方面规律又包含着复杂内容,甚至每方面发展规律都可对应到相应的经济学分支,如创新发展规律可以对应到创新经济学或者技术经济学,但总体上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律又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五方面经济规律呈现有机联系的规律系统,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在这个规律系统中,共享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方面的规律,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规律体现了生产手段方面的规律。
既然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规律系统,这进一步要求我们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律具体应用中,既要把握五方面规律的各自要求,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注重把握高质量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面对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多重经济压力时,要坚持系统思维,从问题导向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各方面政策要具有协同性。尤其是当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注重协调逆周期政策与跨周期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与需求侧总量管理政策协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地方在出台经济政策时,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考虑政策协同效应,打好政策组合拳。
三、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联系角度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这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时,要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联系起来看,决不能割裂开考虑。我们必须认识到,立足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我们还必须系统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内在统一的,都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过程,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结果。同样,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又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经济系统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以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显然这“六个体系、一个体制”完全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正是实现经济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体系的基础,而贯彻新发展理念、畅通经济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体现。总之,我们必须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机地系统地联系在一起理解其深刻内涵,从发展阶段、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发展体系相互联系角度来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
四、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时代理论指南角度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路径和实现模式,既有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发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和前沿的量的规定,又有符合人口规模巨大国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质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性质、中国国情的要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这四方面要素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殊国情、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最早提出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用“小康之家”这个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描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提出“温饱”—“小康”—“富裕”的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新的实际出发进行了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内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理论指南。新发展理念从理念层面回答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化动力、现代化路径、现代化目标等重大问题。其中,创新发展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十四五”规划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协调发展,这既是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也是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在未来社会中,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一定是一个普遍的发展状态;开放发展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要求。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贯穿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紧密联系的集合体,在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探索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