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社科热点问题   >   正文

发掘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者: 查建国 陈炼   审核人: 社科处   信息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 2023-01-13

当代的中国思想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汲取了人类启蒙至今的思想精髓。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重思百年中国思想发展史,在更深刻的层面展现其世界意义,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有裨益。

探析中国思想变革历程

历史变迁的实际内容是人的存在实践过程。对人事变迁、历史往来的考察,有助于推动对当今发展问题的思考。东周时期,诸子百家并起,从不同角度回应时代之问。1月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研究所主办的“历史变局与中国思想”高端论坛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表示,在这一“游士时代”,以黄老为代表的多元思想引导社会变革,造就了人的个性解放。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自身的开放与包容也得以彰显,进而在其源头处奠定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从东周到明清,中国思想在兴衰变迁中获得演进。

作为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过渡,中国近代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样态发生彻底性变革。作为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康有为的求索折射出近代思想曲折的革命道路。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认为,康有为创造性诠释“中国”概念,使之超出单纯的“国家”而具有“文明”意涵,表现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克服。康氏看到儒学的普遍价值,从传统中构想出一个大同世界,无疑有着启蒙的色彩。然而,他将革命的希望寄托于旧世的皇权和孔教,使得启蒙重又染上了守旧的色彩,可见时代局限深刻影响了中国思想的进步与发展。

康有为充满矛盾的努力象征着传统文化自我救亡的困局。戊戌变法的破产激化了上述矛盾,促动了价值观念的转变,后者在五四运动中迎来高潮。在鲁迅、胡适等人的带领下,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吸收西方启蒙思想,并以此为武器,对封建意识发起批判。思想从庙堂走向人民,并积极介入现实。陈独秀、李大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使知识分子选择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认为,五四运动重塑了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在革命中走向开放。

东南大学教授樊浩认为,通过重新激活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平”思想,以弥补效率的片面性,能够克服西方语境下正义与效率的矛盾,为社会注入伦理情怀,让人民生活有幸福感和归属感。传统与现代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携手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传统也由此萌发新气象。

传统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反映在文化建设领域。正如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所言,“本土研究的立场与问题意识无法为西方思想化约,通过反思自身传统,有助于建构我们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国荣认为,不同于现代西方对形式的偏重,中国的思想传统强调外在形式与内在实质的统一以克服片面性。就此而论,当代中国需要超越对西方的盲目推崇与对传统的极力贬斥,坚定文化自信、思想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继往以开来。

推动中国思想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会专家均表示,在这一背景下,富有特色的中国思想一方面应着眼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境遇;另一方面更应放眼全球,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地包含于中国传统“天下一家”的思想中,能为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浙江大学教授孙周兴认为,当前我们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问题,由工业技术引发的生态危机早已将全人类卷入其中,并迫使我们选择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对此,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主张,应重新活化中国思想中“万物一体”的思想并与共产主义的理念相结合,发展出一套人类休戚与共的自由人联合体理论。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出发重思今日中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邹诗鹏表示,要超出帝国与民族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一方面,应注意到中国文明包含的普遍性,坚守并拓展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也需强调它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特殊性,推进多民族国家建设。作为世界一员的中国,应以全球化思维参与到世界发展中,并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着眼于人类美好生活,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与世界实现良性互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社会,“新常态”与“大变局”并存,放眼世界,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着眼于中国思想的特质,杨国荣提出,需要警惕普遍价值的抽象化,努力将其与人类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合乎共同价值的政治成为中外文明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外文明更应超出竞争关系,走向合作共赢。以中国思想为纽带,中国与世界被更为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处  苏ICP备110371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