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社科热点问题   >   正文

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作者: 宋建   审核人: 社科处   信息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 2023-02-18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中创新活力强、复杂程度高和成果较为丰富的领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助于巩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应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先进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格局:新形势下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及“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强调“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同时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先进制造业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彰显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影响广泛且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速演变的大背景下,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则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中低端制造业产业及资本转移,迫使中国制造业陷入“双向挤压”困境。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由“分工合作”转向“分工竞争”,我国传统制造业“后发优势”逐渐减弱。因此,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拓展工业增长空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保持我国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稳中求进”的前提下,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关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更关乎我国能否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新动能:

培育先进制造业“内生动力”

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塑造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这就需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激发先进制造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依靠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技术创新决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激发先进制造业企业突破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力、聚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依附我国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提升面向全球竞争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其次,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励企业主动纠正低端化发展倾向,培育自身技术创新竞争新优势。过程创新以大规模企业为主,产品创新以中小企业为主,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异质性创新,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优质企业做强,扶持中小企业做大,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企业。赋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更多自主权,鼓励科研创新、倒逼转型。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共建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力。

最后,融入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群协同创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方面,新技术驱动传统产业边界扩充,促成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的集群生态,激活蛰伏的传统产业潜能,增强产业活力。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大中小微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企业间学习交流、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加快产业集群内部知识扩散和技术外溢,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向网络化集群创新转变。

新生态:促进先进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第一,打破产业边界,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增强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流程改造能力,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推动传统制造业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卓越品牌。

第二,以前沿技术群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形成技术主导的前沿技术群落,推动先进制造业与其他领域,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定位,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强化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同时推动互联网、通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融合,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第三,以区域优势互补构建先进制造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制造业跨区域协同发展能够突破行政边界限制,缓解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加强区域间在产业、科技、创新、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实现临近制造业集群的产业互联、业务互通、资源互助、信息互用,构建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市场主体结构,进而提升集群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和集群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

新优势:

加快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发展,要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实现产业、技术、质量、效益的全方面新跨越。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要营造好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环境,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攀升创造必要的支持条件,出口结构及生产环节的研发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积极吸收创新资源,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是驱动国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也逼迫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向高端、高技术领域,更集中于制造研发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复杂产品,注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能力,塑造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形成先进制造集群优势,助力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将我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与跳出全球价值链低端俘获陷阱相结合,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嵌入本地化产业集群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抱团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模式,驱动先进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进而培育其动态竞争新优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双向挤压’下我国先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20CJY024)、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产业关联视角下工业机器人使用对服务业就业影响的机制研究”(21EYB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处  苏ICP备11037185号-1